以微缩技艺绘就宝利配资
文化传承新篇章
岳晓亮,民进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卫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沙坡头区青联委员、沙坡头区级微缩景观制作代表性项目非遗传承人、岳晓亮微缩景观艺术馆主理人。2024年,他荣获“中卫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先进会员称号,其微缩作品《老中卫文化宫》在2024年沙坡头区政协非遗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
微缩技艺,留住乡愁记忆
大学毕业后,岳晓亮在平面设计、墙体彩绘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然而,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关于微缩景观的梦想。2022年11月,他毅然踏上了微缩景观模型制作的逐梦之旅。
岳晓亮的微缩景观创作,是对乡愁的深情回溯。他凭借着精湛的微缩技艺,将儿时的美好场景一一重现,让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在他的指尖下鲜活起来。他的创作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农家院落、老建筑以及历史伟大事迹等多个系列。
展开剩余83%在农家院落系列中,《二伯家老院子》《北长滩院落》《电视剧山河锦绣赵书和家》等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温馨。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宁静而美好的乡村时光。《大河机床厂》《中卫县展览馆》《中卫剧院》《银川老火车站》等老建筑微缩场景宝利配资,不仅还原了建筑的外貌,更是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展现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而《西海固移民吊庄》《宁夏治沙工程》《梁家河故事》等重大事迹微缩场景,则以艺术的形式铭记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激励着人们珍惜当下,勇往直前。
左右图片
走进校园,播撒文化种子
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在于个人的创作,更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它。因此,岳晓亮积极致力于微缩景观的教育推广工作,让微缩景观制作体验活动走进校园。
在“沙漠绿洲”主题微缩景观创作非遗活动中,岳晓亮带领同学们一同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他耐心地向同学们讲解微缩景观制作的基础知识,从材料选择、工具使用到设计构思、制作技巧,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培养了对美的感知和追求。一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兴奋地说:“原来微缩景观这么有趣,我自己也能创造出一个小小的世界!”岳晓亮的微缩景观进校园活动,为青少年们带来了欢乐与新奇体验,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让微缩景观制作非遗文化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宣讲传承,点亮非遗之光
作为沙坡头区级微缩景观制作代表性项目非遗传承人及沙坡头区“塞上之光”宣讲团成员,岳晓亮积极投身于各类宣讲活动、参加各类展出及社会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互动交流等方式,从古代的建筑模型到现代的微缩艺术,将微缩景观制作的历史渊源、选材、雕刻、上色、组装等各个制作工艺环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社会大众介绍,让人们对这一传统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晓了微缩景观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历史、文化和生活的记录与传承。
在一次宣讲活动中,一位观众感慨地说:“以前对微缩景观了解很少,通过岳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的学问和文化。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文化。”岳晓亮的宣讲活动,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微缩景观这一传统技艺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岳晓亮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用自己的热情和担当,让微缩景观这一宝贵的非遗技艺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并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为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宝利配资,不仅展现了青联委员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更激励着更多的青年投身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布于:北京市创达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